剖宫产是古老的手术,起初的策略是术后无需缝合子宫上的切口,依赖术后子宫收缩止血促进伤口自愈,1769 年 Lebas 医师首先使用不可吸收线缝合切口,愈合后予以拆除缝线。目前关于子宫缝合方法仍存在争论,研究热点为单层对比双层缝合、连续对比间断缝合、锁边对比非锁边缝合,但助手在切口缝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尚无研究。
最近,Sutcu lmam 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的 kostu 医师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提示对于剖宫产 pfannenstiel 横切口,予以单层连续锁边缝合时,助手左手向脚侧牵拉缝线,右手自缝合处固定子宫壁,可以减少子宫下段出血,文章最近发表在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上。
纳入标准:因疤痕子宫、臀位、双胎妊娠、社会因素、胎儿窘迫、脐带脱垂、巨大儿、重度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头盆不称需行剖宫产者,排除标准:死胎、妊娠﹤34 周、前置胎盘。研究分析了 765 例剖宫产病例资料,孕妇随机分为 2 组。第一组 380 人,助手左手向脚侧牵拉缝线,右手自缝合处固定子宫壁,第二组 385 人,助手右手向头侧牵拉缝线,对比两种缝合方法的术后出血情况。
孕妇平均年龄为 30.3 岁、30.9 岁,平均妊娠两组均为 37.8 周,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分别为 3139 g 和 3127 g,无统计学差异。第二组需要额外缝合 0.5 针,高于第一组的 0.2 针,有统计学差异,第一、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 38 min 和 41.3 min,第二组术后血红蛋白降低 1.2 单位,高于第一组的 1.1 单位,有统计学差异。
因此,在手术中不仅主刀缝合技术重要,一助也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切口上唇活动性较大,而下唇有子宫骶韧带的固定,活动度小,当助手向头侧牵拉缝线时,缝线的剪切力集中在下唇,组织撕裂导致出血,缝线向脚侧牵拉时剪切力得以分散至活动度高的上唇,且另一只手按压固定切口处,可以减少组织的牵拉和撕裂。
另外,相对而言,切口上唇肌层组织丰富且弹性较大,下唇主要为结缔组织,容易撕裂和出血。综上所述,对于剖宫产斯提尔切口,予以单层连续锁边缝合时,助手左手向脚侧牵拉缝线,右手自缝合处固定子宫壁,可以减少子宫下段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