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好奇心·匠心:18 位生殖医学科研基金获奖者谈科研的「第一桶金」

2018-08-02 18:07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访 2017 年度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生殖医学青年医师研究与发展项目中标研究者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临床与科研相辅相成,临床发展带来很多设想或难题需要科研去解答,而科研新发现又常常推动临床快速发展。怀揣着改善临床医疗的初心,保持着探索疾病奥秘的好奇心,带着严谨、专注的科研匠心,很多中青年医生就是这样站在临床科研的门槛前。然而,大量的科研基金更多地青睐已有所成的「大医」,对于大部分中青年医生而言,获得真正开启科研之路的「第一桶金」难于上青天。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生殖医学青年医师研究与发展项目」由中华医学会发起,默克雪兰诺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资金支持方之一,这项基金注重临床研究和转化型医学研究,高度契合了科研选题的特点,被许多中青年医生称为开启临床科研之路的「第一桶金」。

该项目于 2016 年设立,2017 年度的课题申请启动于 2017 年 7 月,共收到申报书 220 份,最终评审结果于 2017 年 11 月 18 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期间揭晓,经过专家评审会的评选,共有 50 项课题获得该项目资金的支持。这些获奖的研究者何以脱颖而出?成功的秘诀有哪些?丁香园对 18 位中标者的采访或许能帮助你找到答案。

初心是改善临床医疗的原动力

ccvideo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科研项目获得资助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创新性,而临床医生从事科研最大的困扰莫过于「常年在临床,每天见到的都是一样的病人,如何创新?怎么选题?」本次基金的中标者常常会说,「我们的选题就是来自临床」,「科研选题一定要结合临床实践,这样做出来的成果才有价值」。对于一位医者来说,怀着改善临床医疗实践的初心,从每个细节进行优化就是创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程丹医生谈到,从临床挖掘科研选题,前辈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生殖领域前辈们的成功奥秘之一就是把生殖医学的临床和科研紧密联系起来。当然,作为年轻医生,我们目前还只能从身边遇到的问题着手,先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经过积累逐渐加强研究的深度。

临床的痛点往往就是需要优化的细节所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廖书杰医生在从事生殖医学临床工作的十多年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发性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这种病人处理起来很棘手,患者因为反复的流产和清宫,身心受到重创。廖医生曾在国外接受免疫学科研训练,在广泛查阅文献后,她最终将目光聚焦到了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G 基因多态性上。

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陈现医生发现,大约有 10%~15% 的复发性流产与抗磷脂综合征相关,但针对抗磷脂综合征的抗凝治疗只对部分患者有效。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而 Breg 细胞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中的一类重要细胞,陈医生推测,合并有抗磷脂综合征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体内可能存在 B-reg 细胞数量或功能的失调,由此设计了自己的课题。

基础研究范围广阔,成都市妇幼保健院胡玲敏医生的经验是将基础研究与临床问题融会贯通,抓住某个切入点。环状 RNA 是较新发现的一种功能强大的小 RNA,胡医生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全新的研究角度,将环状 RNA 引入内膜容受性的机制研究中,为阐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找到了新的切入点。

南京总医院陈莉医生在 10 多年临床工作中,不止一次听病人讲,过去反复怀不上,到中医院做了「电针」治疗就顺利怀孕了。受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鼓舞,陈医生认为,「祖国传统医学蕴藏着无穷的宝藏,针刺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手段之一,或许也会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大有可为」,由此设计的课题果然获得了评委的青睐。

好奇心是开启科研之路的动力

ccvideo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临床初心是科研的前提,然漫漫求索路上,好奇心是不断积累、创新的不竭动力。不止一位中标者在采访中提到了「好奇心」。正是因为对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他们不满足于既有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和探索,在空白领域里书写属于自己的一笔,逐渐加深加宽对生殖医学的理解和认识,推动生殖医学的进步。

同样是研究早期流产,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杨学舟医生选择了脂肪细胞因子 Chemerin 为研究对象,研究 Chemerin 通过 ERK1/2 调控蜕膜组织树突状细胞对早期流产的预防作用。他在阅读文献时发现, Chemerin 在糖尿病、心血管等方面研究得已经很多,但在生殖领域还缺乏深入探索,由此激起了他的研究热情。杨医生提到,生殖中心的工作非常繁忙,正是靠着对科研的热情,始终保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不断发现、记录、积累,最终形成了一份完整的申请书。

同样对好奇心驱动创造力颇有感触的,还有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的孙博医生,他提到获批科研资助的首要前提是选取一个好选题,遵循长期从事的研究方向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紧抓个人兴趣点。在兴趣结合专业的基础上,大量阅读文献,检索最新进展以及亟待解决的难点,并运用已知的技术解决,从而形成基金的基本构架。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的赵华医生更是出于对线粒体相关研究的单纯好奇,而在这一领域深耕了近 3 年,最终以「环境对胚胎线粒体的功能影响对不孕女性胚胎质量的影响」这一选题成功入选。

在众多中标者中,中信湘雅生殖与专科医院精子库研究团队发现,供精人工授精的成功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这一现象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为什么优质的精子却不能使女性怀孕?是否存在一些能够决定精子生育力的物质?好奇心驱动团队成员开始了探索,通过蛋白组学研究,他们获得了一些有潜在价值的精子生育力标志物,在这次项目申请中,团队成员之一的孛昊将继续通过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的联合应用对获得的这些标志物进行鉴定。

运用「他山之石」来解决生殖领域的难题,当然也是一种科研探索的好奇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程艳香医生此前专注于妇科肿瘤研究,回国后转向复发性流产领域,她发现,「流产正值胚胎发育着床的过程,与恶性肿瘤细胞侵蚀过程的分子生物学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类似,故推测肯定有类似的分子机制作用在其中」。她结合在国外从事的 LncRNA 研究,提出了这次的课题设想。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刘苏医生则借鉴了肿瘤免疫研究的思路,选择树突状细胞作为切入点,探索子宫内膜树突状细胞影响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分子机制。

工匠精神是铸造科研基础的必需

ccvideo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有了源于临床的创新选题和钻研动力,下一步就是如何进行前期研究和完成标书。每一份成功的标书都绝非一夕之功,而是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凝练,反复推敲,科研匠心同样具有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上海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的郭毅医生此前申报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来比较纺锤体观察法与传统极体法在短时受精后对部分受精失败患者的治疗结局。郭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短时受精存在弊端,通过查阅文献,想到利用纺锤体观测仪观察纺锤体的办法来判断短时受精的结局。他们不断积累病例、总结分析,一个个病例的积累,一项项数据的统计,枯燥又乏味,但凭着对学科的热爱和对临床的精益求精,初步结果历时 2 年得以发表,郭医生并不满足,他希望能够通过具有更高临床证据强度的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纺锤体观察法是否能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这也是郭医生本次中标的课题。郭医生说,申请课题没有捷径,需要不断积累并坚持不懈。 

科研是个艰苦的过程,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无数次的失败。尤其是临床医生从事科研,还要面临临床科研的平衡问题。本次中标的医生基本都来自三甲医院,工作的繁忙节奏不难想象。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胡剑麟医生所在的生殖中心每年的就诊数大约在 1000 例左右,男科医生仅他一位,「要做科研,就只能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胡医生从麻醉学科「跨界」到生殖医学领域,要兼顾两个学科的进展寻找科研方向,其难度无需多言,但他仍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阅读文献、勤于思考,写出了自己的标书,并成功中标。如果没有精心打磨、耐心雕琢的工匠精神,是很难做到的。

科研是一条非常艰辛却又充满惊喜的求索之路,相信每一位有志于此的年轻人都始终被科研的魅力所吸引着,从而不断前行,坚持不怠。2017 年度的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生殖医学青年医师研究与发展项目申请已经落下帷幕,让我们一起期待 2018 年项目的顺利进展,期待有更多的中青年医生积极参加,保持初心、好奇心和匠心,奉献出丰硕的成果,共同推动生殖医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编辑: 李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