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经验分享)

2015-05-04 22: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only01
字体大小
- | +

我们知道,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而大部分产后出血的最好解决方法是预防。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而诞生,但如今却作为一个常规的分娩方式在应用,尤其是我国。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逐年升高。我所在的医院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的专科医院,剖宫产率控制在 50% 左右,而每年的产后出血 90% 发生在剖宫产后。如何应对剖宫产产后出血对每一个产科医生尤为重要。

这两年里我做了近两千例剖宫产,其中产后出血不在少数,但基本预后良好。这与各位前辈的指导和空余时间经常翻书充电密切有关。剖宫产的出血总结一下无非两类:术中出血与术后出血。术中出血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1. 子宫切口裂伤及血管破裂

子宫切口裂伤多见于子宫切口过小、切口过低、胎头过低、产程过长导致组织水肿、娩头过急、用力不当或手法粗暴等情况。裂伤一般沿宫颈向下,甚至延长至阴道壁上段或向两侧横向撕裂,可损及子宫血管、阔韧带甚至输尿管。

预防方法:子宫切口一般选择腹膜反折下1-2 cm 处,胎头低者可适当再低一点,切口一般长10-12 cm,两端向上呈半弧形,胎头嵌顿者可由助手自阴道上推胎头,娩头时尽可能以枕前位,也可单叶或双叶产钳将胎头牵引。个人觉得单叶产钳较双叶易用,特别对新手。

如果发生裂伤,可把子宫提出腹腔外,充分暴露切口,迅速钳夹撕裂的尖端及出血血管,用无齿卵圆钳为最优。及时缝扎止血,一般选择 8 字缝合,不可缝合过密。当裂伤延及阔韧带时,为避免损伤输尿管,可先打开阔韧带,暴露出血点及输尿管,游离输尿管后再钳夹缝扎止血。

深部的出血选择 1 号可吸收线,浅表的出血我倾向于使用 3-0 小针缝扎。子宫切口两个侧角均应超过 0.5 cm 以上,避免漏缝。此外要强调一下钳夹时一定要全层钳夹,缩回去的组织没有缝到绝对会留下隐患。一般来讲,切口裂伤大多发生在左侧,这与子宫右旋有关,手术时纠正右旋子宫可预防左侧裂伤。

枕后位和前不均倾位也是造成裂伤的重要因素。对于产程长、胎头嵌顿较紧的情况,娩头千万不能过急,动作不能粗暴,产程过长,组织水肿时容易出现胎儿娩出后宫缩乏力,尽早使用强宫缩剂可有效预防此种情况出现。我倾向于在胎盘娩出前催产素 20 U + 欣母佩 250 ug 宫体肌注。裂伤的切口缝合方式我一般选择从出血严重侧开始,由远及近使用 1 号肠线间断缝合,针距1 cm 左右。

2. 宫腔内表面出血

多是胎盘剥离面出血,有时即使是宫缩很好,局部仍有明显出血,此时可用 1 号肠线局部 8 字缝合,但要注意不要穿透子宫全层,以免损伤周围脏器。如果缝扎后出血效果欠佳,可考虑宫腔纱条填塞压迫止血,24 小时后经阴道取出,效果也不错。

3. 宫缩乏力出血

最为多见,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如羊水过多、双胎、巨大儿、产程过长等;疤痕子宫,畸形子宫;妊高症致子宫水肿;孕妇及家属理想生男孩但得知为女孩后精神因素也可导致宫缩乏力。此类出血应用宫缩剂相当重要,而且一定要早。我倾向于在术前让巡回护士把相关药物都准备好,这样不会浪费时间,因为胎儿娩出后巡回护士还要花时间处理胎儿,所以术前准备相当重要。

胎儿娩出后宫体常规肌注缩宫素 20 U ,进腹腔后见子宫软可同时加用欣母佩 1 支,静脉催产素 20 U 维持,产程长或之前用过宫缩抑制剂的可静推葡酸钙拮抗,必要时可在15分钟后上第二支欣母佩。如果以上药物使用后,宫缩仍无好转且出血无减少,可选择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这里我要提一下,应尽早缝合子宫,恢复子宫极性对协调子宫收缩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时候在子宫切口没有缝合的时候宫缩无法有效向下传达,当子宫切口缝合后极性恢复,宫缩可能立马变好。术后缩宫素的维持也很重要,最近我尝试欣母佩 500 ug 静脉维持,效果也很不错。

我们上级倾向于术毕米索 2 片塞肛,《产后出血》这本书上有提到单次米索塞肛剂量可以用到1000 ug,也就是5 片。我曾有次使用过4片,促宫缩效果很好,但药物不良反应也很明显,患者寒战、腹泻症状严重。所以在选择宫缩剂没有什么指南给你,完全是个人经验,而且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药物敏感度不一样。

4. 前置胎盘出血

前置胎盘出血是产科医生的一个重要威胁,特别是伴胎盘植入时。前置胎盘往往是面积越大,出血越多,特别是胎盘覆着前壁,需打孔进入时尤为危险。术前评估很重要,B超和磁共振图像可以自己看过后与科里同事讨论子宫切口的选择,原则上尽量避开胎盘覆着处。迅速取出胎儿,不能犹豫不决。对于胎头高浮的,事先准备好双叶产钳。

个人认为,在胎儿娩出后,不应立即徒手剥离胎盘,而是应该左手有节奏地按压宫底,右手轻轻牵引脐带,当胎盘无自娩倾向时再考虑徒手剥离,胎盘娩出后应检查胎盘的完整性。植入的胎盘,可先剪刀楔形剪除但不宜损伤肌层,创面使用 1 号肠线缝扎,子宫下端的胎盘剥离面出血可选择宫腔纱条填塞压迫或排式缝合。

胎盘粘连,清宫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力度。前不久我一同事就因为清宫导致术中子宫穿孔大出血。血的教训啊!宫腔纱条填塞一般24 小时,如果估计出血多,可适当延长填塞时间。如拔出宫腔纱条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可选择 BAKRI 水囊压迫,24 小时后先放掉一半水,4 小时后放掉另一半观察,如取出球囊后仍有出血可选择介入治疗或子宫切除。

有时候对于大面积植入,宫腔纱条填塞 + 介入效果较单纯填塞止血效果更好。对于整个胎盘完全植入,几乎穿透子宫浆膜层的可考虑胎盘保留在子宫内,关闭子宫后行介入治疗,术后小剂量米非司酮口服并随访,一般胎盘在术后 4 个月左右开始脱落,当然术后的抗感染治疗很重要。我科已经有2例保留胎盘的剖宫产,术后随访目前都挺好的。

5. 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引起胎盘后血肿,血液渗入子宫肌层形成子宫胎盘卒中,继发宫缩不良、出血、凝血障碍。此时可在产前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凝血机制,术中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凝血机制,补充血容量,高凝期尽早使用肝素。DIC后无法控制的出血应及早切除子宫,当然,切除子宫并非低年资医生要干的事情,所以穿插一句,做手术一定要量力而行,及时呼救帮忙。

术中出血,除了用宫缩剂、宫腔纱条填塞、介入,我们有同事还喜欢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但我认为效果不会很理想,特别是前置胎盘导致的子宫下段出血。

剖宫产术后出血原因:

(1)继发子宫收缩乏力:术中子宫收缩好,但返回病房后就开始宫缩乏力,多见于羊水过多和双胎,以及未临产剖宫产。

(2)胎盘、胎膜残留

(3)术中裂伤未能及时发现或者缝扎不彻底

(4)子宫切口缝合不佳:缝针间隔过大,缝线过松或松脱。我院都选择连续锁边缝合子宫切口,在校时是采用单纯连续缝合,比较之下我还是觉得连续锁边效果更好。

上述术后出血的处理还是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宫缩剂的使用,补充失血,补液原则是1 比 4,也就是出血 1000 ml ,原则上迅速补液 4000 ml,以晶体为主,根据出血情况补充红细胞及凝血因子。

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是一个必须关注的指标。很多人看到病人的纤维蛋白原在200 mg/dL 左右以为是正常,其实孕产妇的纤维蛋白原正常值通常在 400 mg/dL 左右,200 mg/dL其实已经提示凝血异常,需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春节期间,我科 3 例产后出血的产妇都是因为没有及时补液输血导致 DIC、急性肾损伤,现在我们对产后出血的补液很重视。

补充:

关于补液原则部分,可参考《实用产科学》第二版产科休克一章第 521 页,还可参考《剖宫产热点问题解读》第 413 页,简单总结如下。

产后出血早期输液的目的是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和组织灌注,在尿量大于每小时 30 ml 后可认为血容量已经补足,输液量应该为出血量的 2-5 倍,我们科选择择中方案1:4。我记得段涛医生曾经说过,大多数产科医生的出血评估都是低于实际出血量的,目测法估计的出血量仅为实际出血量的一半。正常产妇失血500-700 ml 时,94% 的产妇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常给人以假象而对失血量估计偏低。

我以前经常碰到产妇术后 6 小时内尿量都只有 300 ml 左右,开始我以为是进食时间长所致,后来复查血常规发现(一般来说,术中术后 2 小时以内的血常规仅供参考,实际指数都是偏低的)是血容量不足。对术中的出血评估很重要,现在专家们都在想重新定义产后出血的量,认为大多数产妇出血在1000 ml 以内都是可以耐受的,认为出血 1500 ml 才应该定义为产后出血,这个我认同但不太赞同,定义500 ml 是对产科医生的一个警笛,产后出血的治疗重在预防,不能每次等到大出血、DIC 了才去抢救,血资源是很宝贵的。

张运平翻译的《产后出血》这本书虽然是2007年出版的,但非常实用,推荐各位站友多翻翻。

本文为丁香园荣誉版主 only01 倾力撰写而成,其中分享了不少处理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实战经验。希望能给广大妇产科站友带来启示,也欢迎进入论坛参与讨论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任杨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