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日上午,在国家卫计委例行发布会上,新任发言人熊煌透露,据 2014 年《全国妇幼卫生年报》数据,2014 年中国的剖宫产率为 35%,与 2010 年的 46.2% 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比例仍偏高。
熊煌介绍到,剖宫产指征有所放宽、助产专业人员比较缺乏、自然分娩服务定价偏低、孕妇超重等多种原因造成剖宫产率偏高的现象。
「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后,高龄产妇的比例会有所增高,孕产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未来控制剖宫产率的任务仍非常艰巨。为此,国家卫计委将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促进剖宫产率下降。
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去年国家卫计委在 7 个省市的8 所重点医学院校,启动了助产本科招生培养试点工作;同时也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力争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助产士队伍。
二是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国家卫计委将降低剖宫产率,纳入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目标管理之中,通过推进「爱婴医院」复核,加强助产技术管理等,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
三是加强产科的能力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和质量管理,做好孕妇的营养咨询指导,研究推广产科的适宜技术。
四是加大社会宣传和科普教育,宣传健康生育的相关知识,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生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