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硬膜外自控镇痛可减少分娩时撕裂性疼痛发生

2015-03-11 18:53 来源:丁香园 作者:宇航高雅
字体大小
- | +

计算机辅助的硬膜外自控镇痛(CPICEA)是用于分娩镇痛有效方法,它根据产妇的需要自动调节注射速率,从而减少了撕裂性疼痛的产生,并且降低了局部麻醉药的使用量。但是撕裂性疼痛所产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分娩和胎儿产生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确定。

为明确撕裂性疼痛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麻醉师的工作量,来自新加坡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学院、竹脚妇幼医院麻醉科的Sng等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文章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杂志上。

共挑选了280名初产妇参加该研究,入选标准包括:在胎儿36-41周之间使用腰-硬联合麻醉(CES)、宫颈口扩张到不超过5厘米,疼痛等级量表中记录的次数为5次以上的初产妇。

首先,所有受试者接受2mg的罗哌卡因和15ug的芬太尼注射,后接受含有0.1%罗哌卡因和2ug芬太尼的CIPCEA。紧接着,在插入硬膜外导管后,记录产妇信息、疼痛指数、产道情况和胎儿等特征。

数据分析显示,撕裂性疼痛的发生率为9.6%,其中21人只有一次疼痛感,6人有两次疼痛感。在发生第一次疼痛时,宫颈口扩张为6.3cm,等级量表(最高分数为10)中疼痛的平均分数为7.1,当使用CPICEA后,分数降至0.9。

研究表明,增加撕裂性疼痛的产前因素有:出现功能障碍性分娩、母亲体质指数上升和药物使用量减少。撕裂性疼痛所造成的产后特征包括:增加分娩耐受性,降低无痛分娩持久性,加大局部麻醉用药量,以及降低母亲生产满意度。

研究结果显示,撕裂性疼痛的发生率为9.6%,最能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是产妇对药物的需要量。因此,CPICEA是否会代替目前传统镇痛法还有待研究,以更进一步的确定影响突因素。

总而言之,CPICEA是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将会被广大产妇所接受,这是毋庸置疑的。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高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