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不增加肿瘤发生风险

2014-11-12 10:25 来源:丁香园 作者:echo1166
字体大小
- | +

据美国生殖医学学会2014年年会上所发表的三个研究指出,不孕妇女——无论她们是否接受体外受精技术(IVF)——不会面临肿瘤发病风险的增加。

来自于芝加哥Illinois大学的Scoccia指出,总体而言,这些研究的结果是可靠的。这些研究的样本量较大,但是随访时间相对较短。而大部分的肿瘤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子宫癌和结直肠癌都发生在生命的晚期,因此可以增加随访时间观察长期的结果。

OMEGA项目的随访时间约为17年。对该队列中的受试者进行的两个独立的分析提示与5950例报道存在生育问题但没有接受过IVF治疗的患者相比,19158例至少接受过一个周期的IVF的患者的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没有显著增高。

此外,另一个基于53872例女性的队列研究则提示在辅助生育技术(IVF或非IVF)后,肿瘤发生风险没有显著增高。然而,这些研究的随访时间都没有超过3年。

OMEGA研究中,受试者的中位年龄为50岁,进行首次IVF的中位年龄为33岁。接受12个周期的IVF的患者约占32%,接受34个周期IVF的患者约为33%,接受55个周期以上的受试者约占23%,另有13%的受试者的数据缺失。与没有接受IVF的患者相比,接受IVF但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所占的比例更高,前者为27%,后者为36%

IVF治疗后头4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没有显著增高,但是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出现了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和生育力低之间不存在联系,和口服避孕药应用之间也不存在联系。

既往的一个研究发现,在接受卵泡刺激素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不孕的女性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2倍,但是该研究没有考虑干扰因素,如生育药物的应用总剂量和不育的原因。与之相对,OMEGA队列研究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与不育的原因或IVF周期数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联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受辅助生育技术的女性中,有可能存在黑色素瘤发病风险增高的趋势。

黑色素瘤的总体发病率为1.15,在生育后的头两年增加为1.57。怀孕但是之后流产的女性,在IVF后的头两年内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更高,为1.90,治疗后3年及以上则为1.76。虽然,上述结果尚不存在显著意义,但是这也引起了一些怀疑,因此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和更长的随访时间。

来自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Stewart指出,这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帮助我们认识在辅助生殖技术和肿瘤发病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Dr Stewart所参加的研究指出IVF和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生风险增加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她认为虽然他们未能发现IVF治疗和黑色素瘤之间存在联系,但是他们的确发现了在接受IVF且生育的女性中,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增加。因此,对一个由美国受试者组成的队列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是有价值的。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lurongro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