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能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增殖标志物

2014-10-11 14:13 来源:丁香园 作者:杨仕章
字体大小
- | +

在西方国家,子宫内膜癌是非常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十年内其死亡率明显增高,肥胖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尤为明显。子宫内膜癌分为两中类型。I 型为雌激素依赖型,不论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雌激素均有作用,约占内膜癌70-80%,通常肿瘤级别较低,分化较好,预后比较乐观。I I 型与雌激素无关,通常肿瘤级别较高,预后不良。

I 型子宫内膜癌绝经前后均有可能患病,同时合并肥胖、糖尿病的患者患该类型内膜癌的风险更高。肥胖占 I 型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40-90%,而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可以使得女性患内膜癌的风险增加2-3倍。肥胖和糖尿病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已有据可循,同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耐受性较好的双胍类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个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了二甲双胍的保护性作用。但是一些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存在争议,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前瞻性研究涉及该问题。

近年已有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与降低癌症风险密切相关,但是其保护癌症患者背后的机制目前仍旧没有清楚。加拿大蒙特利尔犹太总医院Ido Laskov等就该问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并于近日发表在Gynecologic Onc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当地三级癌症中心收集了11名无糖尿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例子宫内膜癌,3例无子宫内膜癌)。试验结果与10例未服用二甲双胍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是回顾性并随机从其肿瘤库中选取,并收集她们的活检标本和手术标本病理档案以便于分析。排除标准包括5年前有过恶性肿瘤病史,患有糖尿病,及有二甲双胍治疗史。主要观察Ki-67,PS6和pAMPK的变化。

研究组患者从活检确诊为内膜癌至手术期间(3-6个月)服用二甲双胍,500mg每次,一天三次。在服药前后均检测空腹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和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 pAMPK及 pS6。二甲双胍平均服用33.6天,途中没有患者因服药副反应而中途退出该研究。实验组平均随访57个月。

研究结果发现,二甲双胍治疗后平均血浆胰岛素,IGF-1,IGFBP-7均明显下降,不论是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分析还是数字成像分析都发现ki-67和pS6均有显著下降。对照组中以上因子在活检标本和手术标本中的表达与实验组相似。

二甲双胍的保护性机制还不清楚,目前有两个假说。一个是二甲双胍能很好的改变机体内分泌环境,如降低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在肝脏内抑制氧化磷酸化使得糖异生途径抑制。第二个是其通过AMPK途径,药物在肿瘤因子聚集的地方积累,在局部地方发挥作用。

AMPK能够调节能量平衡,在细胞应激的时候被激活,消除细胞能量平衡增加AMP/ATP的比率。AMPK介导磷脂酰肌醇3 - 激酶(PI3K)-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途径调节细胞生长。

二甲双胍可能表现为一种新的mTOR抑制剂,能够明显减少人的不同体外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的相关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介导激活AMPK达到抑制mTOR途径降低下游蛋白S6蛋白的磷酸化从而减少细胞增殖和转移。但是,某些情况下,AMPK活化既有抑制增殖的作用也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二甲双胍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抗癌效果目前正在研究阶段。而二甲双胍在乳腺癌生物标志物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仅给了二甲双胍在子宫内膜癌的应用提供了很小的“机会窗口”,这个较小的机会性窗口为研究二甲双胍在非糖尿病子宫内膜癌中的抗增殖作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研究认为,二甲双胍500mg,q8h,口服,能够有效下调子宫内膜癌患者Ki67及mTOR信号的关键下游靶点pS6蛋白的表达。这一发现也为二甲双胍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作用提供了药物流行病学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该研究中患者列数较少,仍需要大量的队列研究来寻找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机制,判断二甲双胍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作用。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obgynysz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