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基因诊断、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妇产科带来了更多可能。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对于产科手术中会产生的瘢痕问题也在技术迭代中不断弱化。那么,目前预防和治疗瘢痕的方法有哪些?在缝合中又有哪些手段可以减小瘢痕的产生呢?丁香园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产科主任曹霞教授,分享她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与见解。
丁香园:作为妇产科专家,您有着 20 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请您分享一下当前妇产科领先的技术有哪些,以及未来您觉得将会有哪些新技术可以应用于妇产科室?
曹霞教授:近几年,在产科发展领先的技术是基因诊断,其发展得益于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它可以凭借更低的费用、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诊断,受益于更多的患者。
依托于基因诊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在临床上过往尚未被发现,或者找不到病因的疾病得以揭示。如今遗传咨询也方兴未艾,临床需求越来越多,遗传咨询师也成为了热门行业之一。
技术的成熟,也让产科的人文关怀得以体现。如今可以选择择日分娩,也能够把初产妇变成经产妇,通过水囊引产术、阴道扩张术也能够让分娩时间更短、体验更好。
最近兴起的人工智能,以及 5 G 时代的到来,也为产科带来了更多的可能。目前,已经可以通过超声图像上传来判断晚期胎肺的成熟度。那么畅想一下未来,当人工智能更完善的时候,便有可能通过四维图像上传准确地估计胎儿体重,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能大概地估计。而且,肩难产的发生也能准确地进行判断,如此一来就能大幅降低肩难产的发生率,提高胎儿的生存状态。
通过人工智能,在现有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的基础上,也能更准确地判断胎儿是否缺氧,有助于及时判断是否需要终止妊娠,以提高母婴的存活率,这都是我们未来所期待的。
丁香园:在妊娠中,有哪些产妇必须进行外科手术干预?这些手术干预对产妇有何益处?
曹霞教授:对于外科手术干预,常言道,自古华山一条路。但对于产科来讲,目前有两条路可以走,即正常分娩和剖宫手术,不过其实不论走哪一条路,只要对产妇和胎儿有利,就是我们的选择。
手术干预,主要针对的是可能产生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产妇。常见的外科合并症有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多发的内科合并症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当产妇在妊娠同时发生这些疾病,便需要采取手术方式结束妊娠。
丁香园:爱美是女性的天性,但外科手术都会伴随着瘢痕的产生,可能会成为产妇的顾虑。根据您的临床经验,对于瘢痕有何预防或治疗的方法吗?
曹霞教授:瘢痕是创伤之后,正常皮肤组织发生形态学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损伤。伤口经过成纤维细胞、小血管的增生会逐渐愈合,正常情况下形成的瘢痕与皮面是相平的。但如果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创口部位、深度、张力,切口张力,以及组织缝线等各种刺激,甚至是感染,便有可能造成组织的过度增生,使得瘢痕高于或低于皮面,造成病理性瘢痕。
临床上,将病理性瘢痕分为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还有一类严重的被称为瘢痕疙瘩。萎缩性瘢痕多见于面部,这种瘢痕低于皮面,表现为像粟疮一样的坑洼。而产科的剖宫手术中常见的是增生性瘢痕,大团、块状、扭曲的瘢痕疙瘩只有少数人会形成。
而产妇瘢痕有着特殊性。因为中国人大部分是黄种人,色素会相对较多,容易形成色素沉着,对于孕妇而言,雌孕激素水平也会偏高,便会刺激瘢痕的增生。在月子餐中,产妇会进食大量的动物蛋白,也会刺激胶原蛋白的增生,另外还有缝线等因素,各种刺激都会导致剖宫产瘢痕又宽又深,造成瘢痕面积的增大。
俗话说的「瘢痕体质」其实是一个误区,大部分人通过正确的预防和处理,伤口都能很好愈合。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形成瘢痕组织增生,甚至形成瘢痕疙瘩,所以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将预防落实到手术中,便需要缝合技术的提高。首先,要进行减张缝合;其次在缝线选取和具体操作上,要避免原有的操作。在之前,通常会进行皮外间断缝合,七八天甚至更长时间后才去拆线,便容易形成像蜈蚣一样的瘢痕。但现在,一般都采取皮内缝合,并且选取损伤较小的组织缝线。
丁香园:缝合技术和缝线是预防瘢痕的关键,用天然可吸收的缝合材料有利于预防瘢痕的产生。那么,天然可吸收的缝合材料与市面其他缝合材料之间有哪些区别?
曹霞教授:对于皮肤缝合而言,缝线选取是关键,其材料也一直在更新换代。一开始是丝线,到后来出现了以植物纤维为主的可吸收线,再到现在的新型蛋白可吸收缝线。
这种新型蛋白可吸收缝线,从海狸鼠的尾部肌腱组织中提取,经过 8~15 天的降解过程后,变成氨基酸为人体所能吸收。它对组织的影响很小,水肿轻微,组织异物反应也很轻。
缝线愈合过程一般会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术后 7 天左右为皮肤愈合期,这个时期只要缝合技术过关,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会发现,使用蛋白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的切口其组织反应都相对较轻;
第二个阶段,即术后 1 个月时,差异便会非常明显,若所用缝线的组织相容性较差,此时便会看到高于皮面约有 0.5 公分宽的红色瘢痕。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瘢痕也会逐渐淡化,但如果使用的是组织蛋白可吸收缝线,在术后 1 个月观察到的情况是,组织相容度好、异物反应轻,虽然仍然可以看到一条细线,但并没有高于皮面,此时的愈合状况是很好的;
第三个阶段,即术后两个月、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可能会出现皮肤增生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个时候便需要其他的辅助手段来抑制增生,比如说硅胶。而如果出现了瘢痕疙瘩,在愈合早期还要增加放疗或者激素等其他疗法来抑制增生。
丁香园:您所在的科室,对于新型纯天然缝合材料的使用情况如何?
曹霞教授:每一种新材料的使用,都是一个摸索前行的过程。大约在 5 年前,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这种蛋白可吸收缝线,刚开始引进的时候,大家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因为我们科室之前所用的缝线已经很细了,对于产科来讲,一般使用的缝线都是 2-0、3-0、4-0,而我们已经用到了 6-0,这种线像头发丝一样细,同科室人员都觉得这种缝线不错,所以对蛋白组织缝线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但我们不看广告看疗效,真正使用过后,基本上大家都一致认为,这种新型蛋白可吸收缝线在愈合各方面都有着更好的效果。我们在与患者讲解的时候,也会更有信心,有理有据地告诉他们,我们为什么选用这种缝线,它的好处有哪些。
丁香园:您如何看待,这种新型缝合材料未来在产科的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
曹主任:在产科,凡是产妇需要的就是临床所需要的,爱美是人的天性,产科医生与产妇是在同一条线上的,其追求是一致的。那么在追求美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地去前行,怎样能让产妇更美,我们就怎样去做。
结语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需要,从这一点上看,只要女性对美还有追求,生物材料也会不断朝着美观、安全的方向不断发展。相信随着生物材料的领域进一步扩宽、技术不断地扎实,未来在产科的应用将不仅限于外科手术,将在更多场景下守护女性之美。
更多内容,请查看 www.hn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