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六教授:妇科肿瘤——更深呵护 更多关爱

2017-02-07 16:27 来源:丁香园 作者:沐雨、文千月
字体大小
- | +

妇科肿瘤是危害我国妇女健康的主要元凶。患者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妇科肿瘤的治疗除了肿瘤领域普遍的延长生存外,更需要格外关注生存质量、生育功能等。随着医学由粗疏的「千人一方」进入精准医学时代,2016 年,妇科肿瘤领域的专家们也把更多的细致呵护和人文关怀带给了自己的病人。让我们一起听北大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建六教授介绍 2016 年妇科肿瘤领域的重大进展。

ccvideo

转变理念,更多关注生存质量

丁香园:2016 年,在您看来我国妇科肿瘤领域最大的进展是什么?

王建六教授:最大的进展当属治疗理念的转变。过去妇科肿瘤医生强调治疗肿瘤的目标是使病人的无瘤生存期延长,总生存期延长,这当然是肿瘤治疗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对肿瘤病人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关注不够,没有人关注肿瘤病人治疗后能否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能否作为一个正常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作用,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也就是说,对肿瘤病人的人文关怀远远不够。

2016 年,一个可喜的转变是,国内许多肿瘤医生开始关注肿瘤病人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我们更加关注宫颈癌患者,更多地采取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手术,使得术后排尿和排便功能显著改善。我们更加关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生育功能的保留,使得早起患者获得生育的可能,而对于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起低危患者,也尽量保留卵巢。对于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在治疗决策时尽可能地依赖其化疗敏感性这个特点,尽量保留病人的生育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于广泛子宫切除手术后的肿瘤患者,尽早开展盆底康复,提高其排尿排便的功能等等。所有这些改变,都是着眼于关注的病人生活质量。这些工作在 2017 年将会更加系统深入地开展。

同时,我也期望国内对此感兴趣的妇科肿瘤医生能够参与我们,一起进行这方面的全国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治愈病人或延长生存,还应该让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不但让肿瘤患者活着,还要让他们更高质量地活着,我认为这是我们妇科肿瘤医生应该转变的理念。已经有一部分医生在转变,我们还要继续把这个工作更好。

用坚实的研究数据支撑理念的转变

丁香园:请您详细介绍一下相关的研究情况?

王建六教授:2016 年,北京地区开展了很多相应的工作。我们领衔开展了早期宫颈癌治疗模式优化的系列研究,其中协和医院沈铿教授牵头的子课题对宫颈癌患者广泛子宫切除及次广泛子宫切除两种术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也就是说,对于早期、无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我们通过缩小手术范围,观察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情况,如果如我们设想的,缩小手术范围后,不仅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手术难度,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且不影响生存,那么对于肿瘤患者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福音,也是妇科肿瘤诊疗的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我本人牵头进行了宫颈癌患者手术后盆底功能评估及干预的研究,北京地区 9 家单位参与。初步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接受广泛子宫切除手术后,排尿功能、排便功能、性生活质量等都受到显著影响,通过目前几十例的前瞻性干预研究,可以初步看到,尽早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盆底功能的恢复。国内还有很多专家也在围绕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开展临床多中心研究。可以预见,2017 年,妇科肿瘤界能够拿出很多让国内外认可的临床研究结果。

疫苗来了,是否一劳永逸?

丁香园:2016 年,宫颈癌疫苗在中国上市,堪称是妇科肿瘤界的一件大事。您对此作何评价?

王建六教授:确实,宫颈癌疫苗是 2016 年妇科肿瘤界不得不提的大事。宫颈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与 HPV 感染直接相关,预防 HPV 感染,就可能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癌疫苗在国外已上市多年,国内也一直有参与国外开展的疫苗临床实验,同时,国产疫苗也正在研发当中。

2016 年底,CFDA 批准国外疫苗在中国临床应用,可以说是宫颈癌预防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但是,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宫颈癌疫苗。现有的疫苗无论是两价疫苗还是四价疫苗,都仅能预防二种或四种 HPV 病毒,而与宫颈癌发病相关的 HPV 类型远不止疫苗所能预防的这几种,更重要的,中国特别是大陆地区女性感染的 HPV,出 HPV16,18 以外,常见的还有 HPV58 亚型,而国外疫苗并未涵盖这一亚型。

因此,尽管疫苗在我国可以应用了,但并不能完全覆盖 HPV 的所有亚型。宫颈癌的预防不能单纯依靠疫苗,我们还需要继续关注宫颈癌的早诊早治、普查普治,要重视宫颈癌的规范化筛查,传统的细胞学、阴道镜、病理活检仍然是目前国内宫颈癌防治的重要举措。当然,我们同时要重视 HPV 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重要作用。

专家简介

王建六150.jpg
王建六教授,医学博士,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全国女性盆底疾病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卫生部妇科内镜培训项目专家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妇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外国专家局重点引智项目评审专家。同时还担任国外及国内学术杂志的副主编常务编委及编委等。重点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

点击查看 2016年学科大咖年度回顾>>

编辑: 马莹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