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2 月 23 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6 中国妇产科研究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顾问、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王发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希华,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张兆丰处长等出席大会和论坛。
图 1 王发强会长为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六教授颁发证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建六教授当选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乔杰、孔北华、谢幸、凌斌、狄文、孟元光、杨慧霞、段华、向阳、薛凤霞、姚书忠、漆洪波、徐丛剑、李小平等 14 名专家(排名不分先后)当选副主任委员;国内著名妇产科专家郎景和、魏丽惠、夏恩兰和陈子江、 崔恒、段仙芝、丰有吉、黄荷凤、刘彩霞、马丁、沈铿、宋磊、宋岩峰等分别担任为名誉主任委员、顾问。
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王建六教授,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及科研工作,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项目、科技部应急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等 30 余项,在对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以及盆腔脏器脱垂等研究领域颇有造诣,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5 项,发表论文 300 余篇,编写专著 25 部。为此,经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批准,依托北京大学妇产科系为基础,由王建六教授牵头组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旨在凝聚国内各大医院、高校、研究所等知名专家和团队,做大做强妇产科学术交流平台,指导妇产科医疗实践、临床教学和科研转化,进一步推动研究型学科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在本届学术论坛上,魏丽惠教授作了《妇产科学系建设经验分享》报告,介绍了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的历史沉淀、学科地位、专利成果、临床研究、编制的临床指南及规范等。她指出,学系建设应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流的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是研究型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
图 2 著名妇产科专家、北京大学魏丽惠教授作学术报告
之后,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介绍了《科技创新和精准医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介绍了《如何打造盆底疾病诊治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介绍了《转化创新促进生殖学科发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慧霞教授介绍了《产科学科发展建设》,北京大学医学部李岩教授介绍了《临床专科评估体系简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辉教授介绍了《如何成为一位有魅力的领导》及同济医院马丁教授作了《如何搞好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面临的挑战》、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张兆丰处长作了《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十三五」卫生与健康发展纲要》学术报告。来自全国的妇产科界 180 余专家参加了会议。
图 3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作学术报告
图 4 会场花絮
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名单:
常务委员(47 名)
白桂芹、陈必良、崔满华、崔竹梅、冯力民、韩 璐、郝 敏、华克勤、黄欧平、李 力、李慕军、李佩玲、蔺 莉、刘继红、刘 青、刘兴会、陆 燕、吕卫国、马彩虹、马润玫、郄明蓉、曲芃芃、阮祥燕、沈丹华、孙秀丽、田秦杰、万小平、王丹波、王世军、王世宣、王玉东、王烈宏、吴大保、吴瑞芳、吴小华、夏义欣、杨 欣、姚吉龙、张国楠、张小为、张晓红、张震宇、赵扬玉、黄向华、程文俊、洪 莉、梁志清
委员(118 名)
陈丽宏、葛 华、胡卫红、刘从容、汪 菁、颜士杰、张 蔚、周怀君、白文佩、卞丽红、陈 卉、陈晓军、陈勇华、成 磊、樊 杨、冯定庆、郭瑞霞、黄曼妮、黄守国、金 平、靳双玲、孔宪超、李 斌、李广太、李红雨、李 莉、李小毛、李秀琴、林 忠、刘爱军、刘朝晖、刘 娟、刘丽丽、刘禄斌、刘木彪、芦文丽、陆安伟、罗 新、吕炳建、瞿全新、商宇红、邵小光、沈 雷 、宋殿荣、宋静慧、孙蓬明、滕银成、田 莉、田秀珠、童 英、汪宏波、汪 辉、汪希鹏、王伽略、王 刚、王 建、王 军、王 莉、王文霞、王英红、王永军、王 悦、王志启、王振国、吴桂珠、吴 楠、吴青青、吴素慧、吴小华、吴玉梅、席晓薇、辛 虹、徐明娟、阳志军、杨建华、杨英捷、余进进、张师前、张松灵、张 怡、张 颖、张玉泉、赵 敏、赵淑萍、赵小峰、赵 昀、周洪贵、朱根海、朱维培、祝亚平、孙 敏、李晓丹、张 珂、朱 琳、谢红斌、韩丽萍、朱丽红、江 静、赵仁峰、姚德生、米 鑫、孙丽芳、高 敏、余立群、杨兴升、张 莉、杨晓葵、周荣向、任琛琛、吕秋波、张广民、孙金豹、韩雪松、冯 云、杜海燕、徐大宝、方超英、魏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