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阴道放置黄体酮预防宫颈过短的初产妇发生早产或无效

2016-10-22 14:35 来源:丁香园 作者:逐梦孩子
字体大小
- | +

早产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新生儿致病甚至致死的最重要原因。在中国,早产是指妊娠满 28 周至不足 37 周间分娩者。不同医疗中心统计的早产发病率有所不同。据统计,在北京,其发病率大约为 5.3%~13.1%。

在妊娠 18~24 周通过经阴超声测量宫颈长度被认为能预测是否发生早产。在妊娠中期如果检测到宫颈长度缩短,那么早产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如何预防这部分人发生早产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治疗宫颈过短的主要措施是宫颈环扎。但是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只对曾经发生过早产的经产妇有用,而对初产妇几乎没有作用。目前,对于经阴超声诊为宫颈过短的孕妇,以下方法常常被用来进行治疗:阴道放置黄体酮胶囊、对于之前发生过早产的孕妇以及宫颈技能不全的孕妇进行宫颈环扎、限制活动及卧床休息。

为了分析孕中期阴道放置黄体酮是否真的能有效预防宫颈过短的初产妇发生早产,北大第一医院的时春艳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The Journal of Maternal-Fetal & Neonatal Medicine 上。

研究人员统计了 2010 年 5 月~2015 年 5 月间北大第一医院的 25328 名单胎孕妇,她们都在孕 20 周~24 周进行常规经阴超声检查宫颈长度。宫颈过短被定义为宫颈长度 ≤ 25 mm,治疗方案为每晚经阴放置 200 mg 黄体酮胶囊或者从 20 周~34 周一直卧床休息,并且研究人员把在 33 周之前的自发分娩定为本次研究的早产标准。

公认的是否为宫颈过短的分界点为 25 mm,研究人员统计发现,宫颈过短的孕妇早产(孕 37 周前自发分娩)的发病率为 40%,比正常宫颈长度的孕妇高了 11.1 倍,如果宫颈长度<15 mm,那早产的相对风险就达到了 13.8。

研究发现,25328 名单胎孕妇中,只有 114 名孕妇发生宫颈缩短,发病率约为 0.45%;其中有 29 名孕妇由于之前发生过早产或者晚期流产而进行了宫颈环扎,剩下 85 名孕妇一部分选择了阴道放置黄体酮治疗,另一部分选择了只卧床休息。

对于宫颈长度在 10 mm~20 mm 的孕妇,与仅仅卧床休息相比,阴道用黄体酮能明显减少的早产(孕 33 周前自发分娩)发病率 (9.5% 比 45.5%,),但对于宫颈长度在 20 mm~25 mm 的孕妇,两种治疗方案对于减少早产发病率方面并没有区别。

从 2008 年开始,北大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就开始关注孕 20 周~24 周经阴超声测量得到的宫颈长度,他们发现,孕 22 周~24 周的宫颈平均长度为 38.8 mm,而孕 28 周~32 周的宫颈平均长度为 34.6 mm,宫颈长度随着怀孕进程而有轻微缩短。

有一些报道称宫颈过短的发病率从 3%~10% 不等,但该研究却发现该医疗中心的发病率并没有那么高,这可能是由于种族及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毕竟,在中国,绝大多数女性在得知自己怀孕后都会减少活动并不在进行性生活,并且在 2014 年以前,绝大多数怀孕的女性都是初产妇。

目前,对于中国女性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我们需要更多的本土研究来评估孕中期阴道放置黄体酮是否能减少宫颈过短的中国孕妇的早产率。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对宫颈长度短于 10 mm 的孕妇进行更好的处理。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高瑞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