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存在高龄、肥胖、高血糖等问题的产妇日益增多。相对于孕期高血糖处理,高血糖人群的孕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2016 年 9 月 3 日上午,在第 17 届国际内分泌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 15 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中,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童南伟教授围绕「高血糖人群的孕前准备」这一主题展开了演讲。
美国一项针对未诊断糖尿病的非妊娠育龄期女性血糖水平的调查显示,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6.5% 和空腹血糖(FPG)5.6 mmol/L~7 mmol/L 来判定,孕前已确认糖尿病前期的比例分别为 4.0% 和 11.2%。可以想象,如果以 75 g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判定的话,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估计可达 15% 左右。如果再加上孕前糖尿病的话,孕前高血糖的比例估计可达到 20% 左右。而中国尚无关于孕前高血糖的流调数据。
育龄期男性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精子数量、活动能力均弱于正常血糖者,而精子形态异常的比例则高于正常血糖者。
育龄期女性罹患糖尿病对受孕也产生不良影响(如下图):
故而,孕前已确定糖尿病的女性,其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明显增加。至于孕前已确定的糖尿病前期对受孕是否存在影响,对其进行干预是否会影响妊娠结局,目前均尚未知。
筛查目标人群(如下图):
需要强调的是,所谓「预防」必须是超前的。根据《中国成人 2 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2014 年版),建议以空腹血糖 ≥ 5.6 mmol/L 作为行 OGTT 的切点。
孕前除了高血糖之外,对于其他内分泌代谢异常也应及时筛查、识别并及早干预,如肥胖、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脂肪肝、PCOS 等。关于这些方面的筛查,希望相关妇幼保健机构能给予足够重视。
要做好孕前高血糖管理,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医患沟通
多学科合作:内分泌科、生殖内分泌科(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产科、营养科等。
符合条件后再妊娠(如下图)
加强高血糖管理
兼顾其他内分泌代谢异常管理
除了 1 型糖尿病(T1DM)之外,T2DM 患者如经饮食、运动及二甲双胍治疗仍不能控制血糖的话,应使用胰岛素制剂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后再考虑怀孕。目前国内批准用于妊娠期高血糖的胰岛素为:所有人胰岛素制剂、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故而,这些胰岛素可被用于孕前血糖管理。
尽管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和阿卡波糖被某些指南或教科书列为孕期可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但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并未批准。鉴于目前我国特殊的医疗环境,故而不推荐使用。
总之,高血糖人群必须做好孕前准备,在满足条件之后再受孕,以提高受孕成功率,避免不良妊娠结局。为了中国的未来,多学科协作是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