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子宫脱垂非常罕见,10000~15000 次妊娠中可能发生 1 次,经产妇多发,可导致早产、自然流产、死胎、产妇泌尿系统并发症、产妇败血症甚至死亡等。最近,韩国蔚山大学医院妇产科的 Kim 教授等报道了一例年轻初产妇孕期子宫脱垂成功阴道分娩的病例,文章被发表在近期出版的 Obsterics & Gynecology Science 杂志上。
病例
患者,32 岁,G1P0,孕 26+2 周起出现小便后间断性阴道流血 12 天。患者高 157 cm,体重 55 kg,BMI 22.4。无骨盆创伤、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病史,无手术史,无结缔组织病家族史。
孕早期患者多次因排尿困难和尿储留而需导尿管导尿。当时并没有发现其子宫和宫颈有任何异常,后期患者未述尿频、排尿困难、尿残余等不适。
孕 27+2 周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 II 度子宫脱垂。根据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脱垂前缘已达 C 指示点,未发现膀胱膨出和直肠膨出。入院后超声检查胎儿未发现异常,重约 1174 g;患者盆腔和泌尿系统未发现肿块,宫颈较短约 17 mm,呈 T 型(图 1)。予阴道给药黄体酮栓剂(200 mg 黄体酮)治疗。
图 1 孕 27+2周 B 超影像
两周后(孕 30 周),患者出现规律宫缩再次入院,诊断仍是 II 度子宫脱垂,但宫颈较之前水肿增大,突出于阴道口处(图 2)。宫颈口闭合,超声示宫颈长 10 mm,呈 T 型。胎儿约重 1470 g。予糖皮质激素抗早产治疗。建议患者以特伦德伦伯位卧床休息。随后发现阴道支原体感染,予阿奇霉素 1000 mg 治疗。后续随访无感染迹象。
图 2 孕 30 周宫颈突出于阴道口处
孕 34 周,停黄体酮后,患者宫缩自行消失,出院。孕 37 周,因规律宫缩再次入院。宫颈位置未变,宫颈口开大 3 cm,潜伏期持续约 5 小时,失血量约 400 ml。情况同其他分娩相同。6 小时后阴道分娩一健康男婴,重 2670 g,Apgar 评分 1 分钟 10 分,5 分钟 10 分。产后 2 天产妇子宫脱垂完全消失,产后 6 月随访产妇无子宫脱垂迹象。
本文为第 3 例孕期初产妇子宫脱垂的病例报道,也是第一例孕期初产妇子宫脱垂且最后成功阴道分娩的病例报道。
讨论
临床上,导致子宫脱垂的原因有许多,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前者包括先天性骨盆发育异常,如结缔组织遗传病、骨盆异常结构、子宫或卵巢肿物导致腹内压过高等;后者主要是产科因素,如多产、阴道手术助产、第二产程延长等。年龄、子宫脱垂家族史、骨盆创伤史和 BMI 过高都是子宫脱垂的危险因素。但在此病例报道中,患者不存在任何已知的子宫脱垂危险因素。
子宫脱垂患者分娩期最危险的并发症就是宫颈难产,也有梗阻性难产、子宫下段破裂倾向等报道。因此,一些专家推荐,选择剖腹产分娩来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但是此病例中,患者宫颈成熟较好,因此,不必坚持选择剖腹产分娩。
在临床工作中,产科医师应当注意这种罕见病例及其并发症,并根据患者意愿、子宫及宫颈条件和产程进展,个性化选择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