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妊娠期和产后期,由于同时存在静脉血液淤滞、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三者合称为 「Virchow 三要素」 ,由德国医生 Virchow 提出,是血栓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因此这段时期内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会明显增高。据相关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每 10000 次怀孕就会发生 5-12 次静脉血栓栓塞事件,远高于相应年龄段的对照组。其中多胎分娩、肥胖和剖宫产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近日,韩国大学医学中心的 Ki Hoon Ahn 和 Soon-Cheol Hong 就在 CMAJ 上报道了一个剖宫产术后出现大块肺栓塞,通过开胸手术成功取栓的病例。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5 岁,24 小时前经剖宫产手术顺利娩出一足月胎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血压降低。病人神志清醒,血压 80/60 mmHg,心率 148 次/分,呼吸 36 次/分,未吸氧状态下氧饱和度为 80%。没有证据表明子宫活动性出血。胸部 CT 血管造影显示双侧大块的肺血栓栓塞和右心室功能障碍(图 1)。开胸取栓的手术被紧急进行,术者从患者双肺中取出大量血凝块(图 2)。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并在 15 天后出院。
图 1. 胸部 CT 血管造影 A. CT 血管造影显示叶肺动脉和段肺动脉中都存在血管内灌注缺陷(箭头所示); B. 胸部 CT 血管造影(轴位)显示右心室扩大;右左心室的直径比为 2.27 (51.27/22.57 mm),提示右心室功能障碍
图 2. 从病人双肺取出的大块栓子。
病例总结
据估计,妊娠能使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 5 倍。其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多胎分娩、肥胖和剖宫产。剖宫产比阴道分娩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高两倍。肺栓塞的早期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和大汗。超声心动图、床旁下肢超声和 CT 肺动脉造影等方式能帮助在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鉴别肺栓塞。
肺栓塞的早期治疗方法包括低分子量肝素以及随后与华法林的重叠治疗;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及需要紧急手术的病人可以使用普通肝素。溶栓、导管取栓术和开胸手术是大块肺栓塞(包括持续低血压以及右心室功能不全的病例)或者中等大小的肺栓塞(右心室劳损但是没有低血压的病例)的治疗方案。对于本文中的患者,临床医生考虑到患者已经不稳定的生命体征以及栓子的大小,因此选择了开胸取栓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