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篇文章 马凡综合征「不麻烦」

2015-10-28 09: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李菲
字体大小
- | +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畸形,发生在胎儿并能产前做出诊断的更为罕见。来自泰国的 Anuwutnavin 等在 J Ultrasound Med 杂志上报道了 1 例胎儿马凡综合征累及心脏的产前表现,详细描述了病情的演变过程并回顾分析了诊断思路。

患者 33 岁,G3P0A2,孕 21 周+2 因常规超声发现胎儿左心相对扩大、心轴左偏就诊,未见其他结构畸形。孕妇父亲患有先天性主动脉瓣黏连,无结缔组织病家族史。最初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稍厚并轻度反流,伴右心轻度发育不全(图 1A),升主动脉内径略扩张(直径 5.4 mm,Z 值 3.2,图 1B),主动脉弓血流未见梗阻。胎儿心功能正常,无水肿,余心内外结构未见异常。根据上述表现,初步考虑为右心进行性发育不全。羊膜穿刺术后核型与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

随后的数次超声随访显示左心和升主动脉持续扩张,三尖瓣与肺动脉瓣发育不良及反流更为明显,而且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也逐渐出现反流。Z 值评估显示,左心逐渐扩大,右心属正常范围(图 1C 和 D)。至妊娠晚期,出现二尖瓣脱垂,并伴中重度反流,致左心房显著扩大。复查中,胎儿心外结构仅发现股骨偏长(>98% 同胎龄)、侧脑室(14 mm)和第三脑室轻度扩张,胎儿体重符合孕周。

孕 39 周+5 行剖宫产分娩一 3320 g 女婴,1 分钟和 5 分钟 Apger 评分分别为 3 和 7 分。出生后体格检查表现为典型马凡综合征表型:蜘蛛样指、重叠指趾、面部畸形、皮肤皱纹、高腭弓和多关节挛缩。新生儿超声扫查证实了产前所见,显示多组瓣膜发育不良伴反流,左心扩大并主动脉环(9.4 mm,Z 值 2.4,)和主动脉根部(18 mm,Z 值 6.4)扩张。患儿因顽固性心衰和肺性高血压于第 19 天死亡。基因检测显示 FBN1 基因第 25 号外显子突变,确诊为马凡综合征。

1.JPG
图 1. 胎儿马凡综合征,A. 孕 21 周+2 胎儿四腔心切面显示两侧心室不等大,右室(RV)看似略小,而左室(LV)相对扩大,三尖瓣看似轻度增厚,右室游离壁外可见少量心包积液;B. 孕 21 周+2 胎儿矢状面显示主动脉根部扩张(箭头);C. 根据孕周绘制的胎儿心脏结构 Z 值表;AV:主动脉瓣;Ao root:主动脉根部;LPA:左肺动脉;MV:二尖瓣;PV:肺动脉瓣;RPA:右肺动脉;TV:三尖瓣;D. 孕 32 周+6 胎儿四腔心切面显示二尖瓣环扩大,测值 18 mm(Z 值 4.3);LA:左房;RA:右房

马凡综合征,一种由 FBN1(15q21.1)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结缔组织病,活产儿发生率约为 1-3/10000。大多数病例出生后数年才出现阳性表型,新生儿期即表现有马凡综合征非常罕见,表明病情严重。马凡综合征预后常取决于心血管病变程度。

根据既往 9 例胎儿马凡综合征心血管表现的报道,最常表现为主动脉根部扩张并心脏扩大(90%)、其次分布为三尖瓣反流(80%)、二尖瓣反流(70%)、肺动脉瓣反流或肺动脉主干扩张(60%)和主动脉瓣反流(50%),二尖瓣或三尖瓣脱垂和心包积液仅占 20%-30%。报道中,心脏病变最早发现约在孕 21 到 22 周,包括主动脉根部扩张(Z 值 ≥ 2)和三尖瓣反流。进行性多组瓣膜反流多出现在妊娠晚期,起初累及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其后也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发生一侧或双侧心脏扩张。

本例报道中,心脏病变主要表现为主动脉根部扩张。起初为左心扩大合并三尖瓣和肺动脉瓣轻微增厚,所以推测为进行性右心发育不全综合征,并未考虑马凡综合征,但回顾检查发现早期即有明显主动脉根部扩张(Z 值 ≥ 2)。此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瓣环 Z 值逐渐增大(≥ 2),而三尖瓣和肺动脉瓣仍在正常范围内(-2-2,图 1C)。因此,Z 值有助于区分右心发育不良和左心进行性扩大。

本病例产前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结果正常,并未证实马凡综合征。因此,产前怀疑马凡综合征时,除进行绒膜绒毛取样、羊水穿刺外,还应进行着床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来确认是否存在 FBN1 突变,从而提高确诊胎儿马凡综合征的准确性。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秦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