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也许没那么靠谱

2015-06-23 16: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刘宇
字体大小
- | +

近年来,许多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在有遗传危险性的妇女中实施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可降低卵巢癌、乳腺癌、输卵管癌风险。如 BRCA 基因阳性的女性,不论是否服用他莫昔芬药物,其罹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更高。对于这类患者行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risk-reducing salpingo-oophorectomy RRSO)后可减少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几率,这可能与切除卵巢后激素载量减少有关。

而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妇女,若基因检测呈阳性,应建议在完成生育计划或 35-40 岁施行预防性卵巢切除术(prophylactic oophorectomyPO),不仅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生,还可预防遗传性乳腺-卵巢癌综合征及 Lynch II 型综合征患者发生乳腺癌。

另外,PO 应切除双侧卵巢,因为保留一侧卵巢可能也就保留了恶性卵巢肿瘤。由于输卵管是遗传性乳腺卵巢癌综合征恶变的高危部位,即使不切除子宫,也应在最靠近子宫角的部位截除输卵管。

有研究显示,对于早期卵巢癌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可暂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完成生育后行全子宫切除术,因此关于术后发生卵巢肿瘤子宫转移的报道较为少见。

最近,美国佛蒙特大学的 Catherine Naber 教授报道了一项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后仍罹患子宫内膜癌病例 ,结果发表在 Gynecologic Oncology 上。

一位 44 BRCA 1 阳性的女性行选择性 RRSO,术后病理提示右侧卵巢腺癌样变,伴有内膜样细胞及透明细胞,低分化。患者拒绝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接受艾素+卡铂方案行 6 周期化疗。

化疗完成后的第 33 个月复查血 CA125 CT 未见肿瘤复发,术后并未服用他莫昔芬来减少罹患乳腺癌的风险。第 38 周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内膜诊刮病理显示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分化,于是行达芬奇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普通病理回报: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T1aN0M0)。对患者进行进一步基因检测,未见 Lynch II  型基因(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NPCC)

本篇案例报道显示预防性附件切除术后的女性仍有可能罹患子宫内膜癌。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